苏州市价格监测中心获悉,据监测中心对苏城部分银行走访显示,银行开“卷”消费贷,利率一降再降,从起初的5%以上降至今年年初的3%,目前最低已跌破3%,跌到2.88%。利率下降同时,消费贷额度不断提高,不少银行的消费贷最高额度达到100万元,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。
苏州市价格监测中心走访部分银行了解到,中信银行推出限时秒杀6折利息券活动,年利率(单利)最低至2.98%。北京银行“京e贷”贷款年利率最低为2.98%,贷款额度最高达100万元。平安银行“白领新一贷”针对优享客户用券后年利率(单利)最低可至2.88%,额度最高可达100万元。苏州银行“苏心贷”年利率优惠低至3.2%起,额度可达30万元。南京银行新申请成功“你好e贷”(含信易贷)以及受邀客户享年利率(单利)3.0%起。
据分析,利率下调原因主要有两个,一是银行间的竞争较为激烈,增量客户少,银行通过利率下调来吸引客户;二是政策导向影响了利率的调整,政府通过引导银行降低贷款利率,促进消费和经济增长。
走访显示,目前多家银行不仅降低了利率,还上调了消费贷款的额度,来提升总体竞争力。不过对于银行而言,降低利率会影响其利润空间,需要在成本和盈利间找寻平衡。目前的高额度低利率属于短期行为,宏观政策支持、经营状况和居民就业收入持续改善、消费回暖,都将对消费贷利率下行空间构成制约。
业内人士认为,需多方发力防范金融风险。目前消费贷利率具备吸引力,但消费者参与其中也要注意风险,量力而为,不可盲目跟风,更不可借消费贷款用于投资,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还款能力去评估,确保有足够稳定的收入用于贷款偿还。投资者在参与过程中也需要详细分析利率、费用以及贷款条款,理性借款,以避免不必要的财务风险,导致信用记录受损。
商业银行应在推广、发放消费贷时做好贷款用途提醒,也应完善对信贷客户的贷前审查和信用评级,以及贷后风险化解。相关部门应加强金融监管,提醒商业银行,在支持消费回暖的前提下,也要注重产品、业务的风险控制,防范由此带来的系统性风险。